轉學考資訊:https://ap2.pccu.edu.tw/futurestudent/index.aspx?examNo=1206
學校網址:https://www.pccu.edu.tw/
轉學考考古題網址:http://www.lib.pccu.edu.tw/files/13-1014-7275.php?Lang=zh-tw
張創辦人創校的 理想精神與方法
張氏論創校的宗旨有三:
(一) 建立一所以發揚中國文化為主旨的完整大學;
(二) 建立一所以宏揚中國學術與三民主義為主旨的研究機構;
(三) 倡導音樂、美術、戲劇、體育(含舞蹈)及大眾傳播等學科轉學考,以期開展中國文藝復興之機運。(註一)張先生為一介書生,以「承東西之道統,集中外之精華」,為其畢生之志業。
旋提出創校的計劃,為先總統蔣公所首肯。當五十一年籌備之初,決定先辦研究部,校名曰中國文化研究所,下分十二個學門:三民主義、實業計劃(甲)工學、(乙)農業、哲學(含教育)、文學、史學、政治、經濟、法律、地學、家政及藝術。次年五月,大學部哲學、中國文學、東方語文(內分俄文、日文、韓文三組)、英文、法文、德文、史學、地學、新聞、美術、音樂、戲劇、體育、家政、建築及都市設計等十五個學系成立;九月,夜間部行政管理、社會工作、大眾傳播與商學等四學系成立;均開始招生。乃易名為中國文化學院。
張氏於民國五十五年在國防研究院主任任內,奉兼院長蔣公之命,組韓、日、美、加四國訪問團,他任團長,劉安祺為副團長,團員有徐培根、張慶楨、羅時實、楊家麟、瞿韶華、夏新、項迺光、宋晞等八人,以考察國防教育為主。六月出發,八月返國。於訪問美京華府期間,張氏對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宗旨與組織感到興趣。返國後即於中國文化學院籌設「中華學術院」,於十月成立,下分二十個分科協會,旨在聯繫海內外學人,加強對華學之研究。於本校建校十週年紀念時,特新設「華岡興業基金會」,俾以企業化之精神,運用建教合作的方法,立華岡興業公司,其下分為十五部門或子公司,致力於農、林、工、商等實業、觀光業及文化事業等,以注重生產,賺取外匯,繁榮華岡,鞏固校基為目的。各學系、各研究所教學和研究成績,與企業界資金及寶貴經驗,互相結合,將來所得純利之一部分,可用以支持本校今後之發展。相信這是民間學府自立自助的光明大道,也是華岡學會(本校校友會之簡稱)愛校建校最有利之途徑轉學考。
民國六十九年,教育部以華岡興學,已屆滿十八,而成績卓著,乃核准改為中國文化大學
本校成立於1991年,為技職教育之高等學府,在歷任校長及現任校長侯春看博士的領導下,歷經24年成長發展,現有工程、管理、設計、人文與科學等4個學院,20個系(19系+1個學位學程)、26個研究所碩士班(25所+1個碩士學位學程)及12個研究所博士班,學生人數近一萬人,大學部學生約佔67%,研究生約佔33%。專任教師350位,其中助理教授以上專任教師達96%以上,博士學位教師達87%,教師逾五成獲歐、美、日名校博士學位,具實務經驗之教師人數亦有62%以上,師資陣容堅強,教學設備充實,學風鼎盛,創意一流,是一所績效卓越之典範科技大學。並發揮科技大學社會責任,成立創新創業策略聯盟、特定產業聯盟、工業區策略聯盟及夥伴學校策略聯盟,協助區域產業及夥伴學校發展。本校受教育部委辦成立中區區域產學合作中心、中區技職校院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中區英語教學資源中心及中區大專校院輔導工作協調諮詢中心,承擔中部區域學校服務工作攜手並進。 | ||
本校教育理念為理論與實務並重,人文與科技兼備,秉持「誠敬恆新」之校訓,涵養學生重人文、敬倫理、肯做事與能創新之特質,培育具知識整合能力、國際競爭優勢、人文與科技兼備之高級專業人才。打造YunTech品牌,整合各學院專業特色與專長,配合校內外資源,發展「綠色科技與生活」及「文化創意」之特色領域,運用產學合作、設計創新優勢,全力推展典範計劃、教學卓越、產學合作、國際交流、綠色大學、國際競賽,打造「產學與創新合體,典範與分享並進」之幸福科技大學。近年辦學績效表現如下:
| ||
在教學方面,建立具技職體系特色的特聘教授制度,選拔學術、產學、及教學三者俱優之教授擔任;首創由學生直接網路票選傑出與優良教學教師及雲鐸獎優良輔導老師。落實PDCA課程管理及建立課程效益評量機制,培育學生跨領域之實作能力。推動「對外成立產業學院,對內形塑產業學程」務實致用的人才培育模式。鼓勵學生出國交換學生,拓展學生國際視野。推動學生「1+4」方案、企業實習、專業服務學習、志工服務、深化敬師感恩及大一生命教育課程;鼓勵學生畢業前至少參加一項國內外競賽,驗證學習成效,全面化提升學生職場競爭力。近來學生獲得重要競賽獎項包括有:
| ||
在校園經營方面,全面建構潔綠校園及人文境教的學習環境,校地開闊約58公頃面積,校園整體規劃完善,綠草如茵四季有花,為綠色典範學校,提供師生優美的學習環境。參與UI GreenMetric世界永續大學評比,排名皆為前1/4圖書館總樓地板面積達5,000坪,設有約1,500閱覽席位,總館藏含圖書、期刊、電子書、資料庫及多媒體資源等約170餘萬冊/種/件,建置技職校院第一所「電子書閱讀區」閱讀載具免費外借服務暨3D多媒體教學播放系統,以推動數位化學習與雲端綠色閱讀。體育休閒運動空間達15公頃,設施及設備齊全,8年內兩次承辦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為大學校院之首見。學生宿舍7區15棟,計2,718床位,均採家庭式設計,並設有資源教室以協助身心障礙生適應大學生活與學習;校內設有餐廳4間,定期由膳委會與衛教組負責督導。校園透過整體規劃,各學院皆採聚集式建築,空間完整,並以光纖為骨幹,建立智慧型校園有線及無線寬頻網路,師資及各項資源充分、多元且完整,提供學生科學技術研究、人文藝術陶冶、管理技能訓練及設計創新精神培養的學習環境。
| ||
在產學合作方面,營造親產學環境,校內逾7成教師投入產學合作,居技專校院第1名,各項產官學合作收入平均每位教師超過220萬元。推動跨領域技術合作,整合四大學院與創新創業平台,組織跨領域團隊,利用區域內的產業特色與優勢,成立「智慧節能創新產業中心」、「智慧生活與自動化產業中心」「自行車與健康休閒產業中心」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等四個產業發展中心,以「產學一體」顧問群及跨組織之專業社群網絡,與地方產業無縫接軌,協助地方產業升級,促進國內相關產業之發展,成為產學合作的典範學校。
| ||
在國際交流方面,本校與全球27國209所著名大學簽訂姊妹校院協定,國際學生約佔全校學生總數7%。積極擴展學生國際觀,辦理各項國際學術交流活動,與姊妹校簽訂交換學生,推動師生國外移地教學,以及鼓勵學生赴海外研習或實習。工程學院及管理學院全院系所皆通過國際認證,教學品質及學生能力與國際接軌。
| ||
本校建校已屆24載,在全體同寅胼手胝足、共同努力之下,在教學品質、學風塑造、產學合作績效、產業服務、國際交流、社會服務、國際發明展競賽、學生就業等面向表現優異。今後將以YunTech為品牌,發展學校為一以「產學一體、創新設計」為主軸之國際名校,統整相關資源,建構產業創新研發環境,強化產學合作人才培育及智慧財產加值之效益,並將各種典範模式與夥伴學校分享,形塑Yuntech為「產學與創新合體、典範與分享並進」之幸福科技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