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科大轉學考-中國文化大學 

轉學考資訊:https://ap2.pccu.edu.tw/futurestudent/index.aspx?examNo=1206
學校網址:https://www.pccu.edu.tw/

轉學考考古題網址:http://www.lib.pccu.edu.tw/files/13-1014-7275.php?Lang=zh-tw



張創辦人創校的 理想精神與方法
張氏論創校的宗旨有三:
(一) 建立一所以發揚中國文化為主旨的完整大學;
(二) 建立一所以宏揚中國學術與三民主義為主旨的研究機構;
(三) 倡導音樂、美術、戲劇、體育(含舞蹈)及大眾傳播等學科轉學考,以期開展中國文藝復興之機運。(註一)張先生為一介書生,以「承東西之道統,集中外之精華」,為其畢生之志業。
 旋提出創校的計劃,為先總統蔣公所首肯。當五十一年籌備之初,決定先辦研究部,校名曰中國文化研究所,下分十二個學門:三民主義、實業計劃(甲)工學、(乙)農業、哲學(含教育)、文學、史學、政治、經濟、法律、地學、家政及藝術。次年五月,大學部哲學、中國文學、東方語文(內分俄文、日文、韓文三組)、英文、法文、德文、史學、地學、新聞、美術、音樂、戲劇、體育、家政、建築及都市設計等十五個學系成立;九月,夜間部行政管理、社會工作、大眾傳播與商學等四學系成立;均開始招生。乃易名為中國文化學院。
   張氏於民國五十五年在國防研究院主任任內,奉兼院長蔣公之命,組韓、日、美、加四國訪問團,他任團長,劉安祺為副團長,團員有徐培根、張慶楨、羅時實、楊家麟、瞿韶華、夏新、項迺光、宋晞等八人,以考察國防教育為主。六月出發,八月返國。於訪問美京華府期間,張氏對美國國家科學院的宗旨與組織感到興趣。返國後即於中國文化學院籌設「中華學術院」,於十月成立,下分二十個分科協會,旨在聯繫海內外學人,加強對華學之研究。於本校建校十週年紀念時,特新設「華岡興業基金會」,俾以企業化之精神,運用建教合作的方法,立華岡興業公司,其下分為十五部門或子公司,致力於農、林、工、商等實業、觀光業及文化事業等,以注重生產,賺取外匯,繁榮華岡,鞏固校基為目的。各學系、各研究所教學和研究成績,與企業界資金及寶貴經驗,互相結合,將來所得純利之一部分,可用以支持本校今後之發展。相信這是民間學府自立自助的光明大道,也是華岡學會(本校校友會之簡稱)愛校建校最有利之途徑轉學考。

   民國六十九年,教育部以華岡興學,已屆滿十八,而成績卓著,乃核准改為中國文化大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